昆腔系音乐除北昆和南昆两大主流之外,其他还有湖南“湘昆”、温州“永昆”,以及被多声腔剧种吸收的昆曲唱腔和器乐曲牌,从总体上看,昆腔音乐的特征是缠绵婉转、流丽悠远,以曲笛为主要伴奏乐器,有“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美称辨析昆曲演唱口法最详细的是哪一部曲学著作,1、《螾庐曲谈》,这是昆曲理论著作,王季烈著。
1、《螾庐曲谈》,这是昆曲理论著作,王季烈著。原分别附载于《集成曲谱》集,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1971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分四卷,第一卷《论度曲》,主要讲的就是七音笛色与板眼、识字正音、口法、宾白读法。2、《度曲要旨》,第九、十章所论为“口诀唱法,所以达度曲之用也”。本书专论度曲,与上一本《螾庐曲谈》侧重点有所不同,可相互发现。3、《昆曲入门》,钱一羽著。1958年上海文明出版社出版。本书为参照现代乐理,以通俗浅显文字介绍昆曲唱法基本知识的入门之作。全书共分九章,涉及唱念的章节有:《什么是板眼》,《怎样识字正音》,《什么是四声阴阳》,《什么是腔格》,《曲词的唱法》,《宾白的念法》,《唱曲时应留意的其他事项》。个人认为《螾庐曲谈》更经典,但《昆曲入门》更详细
昆腔系音乐除北昆和南昆两大主流之外,其他还有湖南“湘昆”、温州“永昆”,以及被多声腔剧种吸收的昆曲唱腔和器乐曲牌。如兼有“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的川剧,昆曲即为组成部分之一。在川剧中既有川昆剧目,又有加入其他声腔的昆曲唱腔“昆头子”。至于昆曲所用吹打乐曲牌和锣鼓经,在其他声腔剧种中则屡见不鲜。从总体上看,昆腔音乐的特征是缠绵婉转、流丽悠远,以曲笛为主要伴奏乐器,有“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美称
3、古人为曲子记谱时如何记录节奏?见过我老师当年学琴时的琴谱,在减字谱旁边,用朱笔做了工尺谱的笔记,标记出旋律和节奏(各种圆圈状的东西)。古琴大抵是口传心授的艺术,不同门派间对节奏、旋律的处理又是差别不可谓不大,或许古人当年习琴时,也都会在刊印的琴谱旁边注上工尺谱作为指法谱的辅助,一如我们今天减字谱上方的五线谱或者简谱。毕竟对于古琴而言,指法的学习比掌握旋律节奏要困难得多,把记谱的重心放在指法上,也是有可能。
文章TAG:昆曲曲谱怎么看 昆曲 曲谱 解析 技法 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