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特点是不同时间不同声部不同高度演奏主题;复调用衬托的方式写出来的音乐叫知音复调,由于纵向组合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复调音乐的不同类型,如对比复调、模仿复调、填腔复调、二部、三部、四部音乐,复调音乐写作大致可分为三类:复调用对比法写作的音乐,称为对位音乐,即对位复调音乐。
区别:构图方法不同。复调音乐采用对位法,旋律音乐采用和声法。2.形式不同,复调音乐是立体形式,主旋律音乐是平面形式。3.基本发展就不一样了。复调音乐以模仿为基础,主旋律音乐以对比、变奏、发展为基础。4.功能不一样。复调乐手主要用于声乐,旋律乐手主要用于器乐。延伸资料:主旋律音乐是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整个作品是以一个声部的旋律(多数情况下是高音部分)为主,其他声部都配以和声或节奏。主旋律音乐的特点是音乐形象明显,情感表达清晰,更容易让欣赏者融入其中。和声是主音音乐最重要的创作基础。主题音乐在古典主义时期开始兴盛,在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进入混杂的20世纪后,仍然是音乐创作的主流。受到大多数欣赏者的青睐
复调音乐一般来说,同时演奏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对独立的旋律。换句话说,它是由不同旋律线组成的垂直的、三维的水平运动。由于纵向组合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复调音乐的不同类型,如对比复调、模仿复调、填腔复调、二部、三部、四部音乐。
复调音乐写作大致可分为三类:复调用对比法写作的音乐,称为对位音乐,即对位复调音乐。其特点是两种旋律节奏、音调不同;复调在模仿基础上写成的音乐,俗称“大炮”。其特点是不同时间不同声部不同高度演奏主题;复调用衬托的方式写出来的音乐叫知音复调。其特点是副旋律与主旋律保持同一主干音,并加以修饰变形,在进行中与主旋律同步。这种手法在中国民乐中很常见。
4、文艺复兴时期的 复调音乐发展的四个阶段我们可以把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15世纪初):勃艮第学派,代表作曲家达菲和宾乔伊斯;2.第二阶段(15世纪中后期):弗兰德斯派,代表作曲家奥克冈、乔斯金、拉索;第三,代表作曲家帕莱斯特里纳4。第四阶段(16世纪下半叶):威尼斯音乐派,代表作曲家维亚尔特、a·加布利耶利、g·加布利耶利复调音乐,一种“多声部音乐”,作品包含两个以上独立旋律,通过技术处理和谐结合。这样的音乐叫复调 music,复调音乐历史悠久,最早的复调音乐出现在中世纪的教堂圣歌中。当僧侣们唱颂歌时,他们在不同的部位唱出不同的旋律,后来,荷兰的荷兰音乐学派进一步发展了复调音乐的理论和写作技术。作曲家之一的纪尧姆杜法伊(GuillaumeDufay,1400-1474)创造了“四和声”的写作技巧,为后来的对位法理论开辟了一条完美的道路。
文章TAG:复调 演奏 音乐 呈现 高度 什么是复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