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的姑娘》又名《高山青》是香港导演张彻唯一创作的曲子,受欢迎的程度很高,虽然不是真正的民谣,但总被误以为是台湾高山族的传统民歌,其实只是应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所谱写而成的创作歌曲,还曾一度传为周蓝萍所作,后经证实,才知为张彻的作品阿诗里的姑娘有句话是什么歌,歌曲名字:一朵鲜花鲜又鲜影片《阿诗玛》插曲(男)一朵鲜花鲜又鲜,鲜花长在岩石边,有心想把鲜花采,又怕岩高花不开,《阿里山的姑娘》是改编阿里山民歌《高山青》,歌曲《高山青》创作于1949年,为电影《阿里山风云》主题曲,首唱者为该片女主角张茜西,《阿里山的姑娘》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而真正的阿里山姑娘指的是阿里山邹族原住民,如今阿里山姑娘一般都在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里面。
歌曲名字:一朵鲜花鲜又鲜影片《阿诗玛》插曲(男)一朵鲜花鲜又鲜,鲜花长在岩石边,有心想把鲜花采,又怕岩高花不开。(女)一朵鲜花鲜又鲜,鲜花长在岩石边,只要有心把花采,哪怕岩高哪怕岩高花不开。(男)只要鲜花把头点,哪怕岩高路儿险,不知你心爱什么人,什么样的人儿你才喜欢?(女)青松直又高宁折不弯腰,上山能打虎弯弓能射雕,跳舞百花开笛响百鸟来,这样的人儿这样的人儿我喜爱。(男)哎,阿诗玛呀阿诗玛,你是我心上的花。(女)天上的星星多又多,(男)我只爱最亮的那一颗,(女)春天的鲜花开满坡,(男)我只爱最红的那一朵
阿里山的姑娘简谱:1949年电影《阿里山风云》之主题歌《阿里山的姑娘》,填词者为邓禹平(四川人,定居台湾),作曲者或为知名导演张彻(杭州人,从上海去台湾,后定居香港),首唱为女主角张茜西(四川人,定居台湾,后移居香港)。1952年著名音乐家黄友棣将之编曲为《阿里山之歌》---邓禹平词、黄友棣编曲、青山唱(根据《黄友棣作品全集-独唱篇》)。歌曲介绍:歌曲《阿里山的姑娘》,产生于1949年的大陆。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奚秀兰演唱后,在中国内地开始广为传唱。而真正的阿里山姑娘指的是阿里山邹族原住民,如今阿里山姑娘一般都在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里面。《阿里山的姑娘》又名《高山青》是香港导演张彻唯一创作的曲子,受欢迎的程度很高,虽然不是真正的民谣,但总被误以为是台湾高山族的传统民歌,其实只是应用高山族山歌的曲式所谱写而成的创作歌曲,还曾一度传为周蓝萍所作,后经证实,才知为张彻的作品
3、《阿里山的姑娘》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台湾省高山族。《阿里山的姑娘》是改编阿里山民歌《高山青》,歌曲《高山青》创作于1949年,为电影《阿里山风云》主题曲,首唱者为该片女主角张茜西,歌曲作曲者为《阿里山风云》的导演之一张彻,作词者为邓禹平和周蓝萍。歌曲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奚秀兰演唱后,在中国内地开始广为传唱,扩展资料:清黄叔《台海使槎录·番俗六考》记载34首番歌,其中有歌颂劳动、反映生产斗争的肖垄社《种稻歌》、大武郡社《捕鹿歌》;歌颂祖先、歌颂斗争历史的阿束社和武洛社的《颂祖歌》。歌唱新婚、会饮等生活题材的南北投社《贺新婚歌》、南社《会饮歌》等,还有力田、念祖、被水、认饷、祀年和别妇等内容的民歌,现代高山族民歌中,反映生产劳动和斗争的有耕作、狩猎、捕鱼和祭祀、会饮、祝年等歌;反映恋爱和婚姻的有恋歌、抒情示爱歌、婚礼、思妇、念夫等歌;一般生活民歌包括怀乡歌、悲歌、禁忌歌、迎宾、送宾、怀念、思家等。
文章TAG:阿里山的姑娘是什么调 阿里山 哪首 姑娘 首歌